详情
非凡中的平凡,群力煤矿机电副总师廖星沅先进事迹
“莫道桑榆晚,微霞尚满天”。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《酬乐天咏老见示》一诗,意思是不要说一个人岁数已大,但将落的太阳还能放出满天霞光。在恕我力煤矿现年54岁的廖星沅就是这样一个身老不言老,始终满怀激情、主动进取、奋进不息的敬业楷模。从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奋斗在井下生产第一线,他把参加工作时的初心、初念、忠诚不渝的融入事业当中,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坚持、坚韧的执著品质,以恒心和毅力破解着制约建设矿井发展的瓶颈,让天命之年后的人生“霞光”显得异彩夺目。
一个拳头攥紧了才有劲
2022年,廖星沅同志来到群力煤矿已经10年整,作为分管矿井机电副总工程师,管着全矿地面及井下压风、绞车、水泵以及全矿井的供电系统,每个岗位责任重大,安全生产牵一发动全身。尽管廖星沅同志搞机电专业二十余年,但要管理一个点多面广、越来越壮大的机电队伍,他脑海里承载了更多的是“责任”与“压力”。新招的电钳工技能素养参差不齐,一专多能型员工匮乏、人机不匹配等问题突出,这些成了他心中盘亘已久的心结。平时工作中,遇到员工对设备故障推断不清、设备构造不明、拆解安装顺序不当的状况时,他总是耐心地手把手地拆装检修、推断故障,将所学到的学问毫无保留的传授给现场员工。
默默奉献的螺丝钉
年初开始,廖星沅同志便一头扎进基础中,深入井下、地面机房、车间查看了解情况。跑遍了井下各个作业面、跑遍了变电所、绞车房、水泵房等,主动和同事谈心,了解情况,倾听大家对工作的看法和意见,和大家一起商讨加强机电设备管理计策。他深深懂得:一个拳头五指攥紧才有劲。工作光靠一个人干不行,要大家的齐心协力才能干好,就这样,他用一颗炙热淳朴、无比温暖的心,把全部的职工的心感召在了一起。无论是大雪天巡线、还是瓦斯泵、风机设备安装,你总能看到他带头往前冲的身影。
有压力才有工作的动力
“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样子”,这是廖星沅同志的切身体会。要求别人做到的,他首先自己先做到,他给自己定了三条规矩:保持工人本色,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;工作在前,做职工的贴心人;管理到现场,不搞“遥控指挥”。他除了有事呆在办公室外,其余时间总是往地面和井下跑。他清楚地知道,机电工作在矿井的重要性和责任,身为分管领导,他的责任更重,不仅经常同职工同上同下同劳动,而且困难时刻,紧要关头总是冲在最前面。今年6月27日凌晨2时许,天降暴雨,引发山洪爆发,群力煤矿坐落在海拔1670米的风井变电所传来险情,由于山上的泥石流、山洪水冲进变电所院内和机房,现已造成停电停风,如不及时处理,将造成井下更大的险情,损失将更无法估量。他带领职工冒着滚滚而下山洪水和泥石流淌急流、越山岭,当赶到变电所时,现场已经是一片漆黑和狼藉,肆虐的山洪水夹杂着泥石流已冲垮围墙,数百立方的泥石流冲进该变电所院内和机房,到达抢险现场后,一是组织抢险人员在围墙下端凿洞,清理机房内的淤泥和水,以减少设备的损失率;二是组织抢险人员在机房外抢运不断滚落下来的泥石,确保机房不被冲垮;三是安排警戒人员观察险情,保证抢险的顺利进行。经过数小时的冒险冒雨抢险,终于在六时二十分,变电所恢复正常用电,避免了一次重大安全事故。
廖星沅同志就是这么一个人,一心想着工作,一心为了工作,始终把安全当做头等大事来抓,充分利用每周五的安全学习会、班前会时时处处给职工灌输安全理念,教育职工遵守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由于工作出色,参加工作几十年来,多次被公司、矿评为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面对成绩,他不骄不躁,将继续奋战在矿井机电管理战线上。